回顾2013年经济增长情况分析
中国经济在2013年,仍然是成长的过程中,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政策放松空间,房地产价格、通胀和许多因素的限制。回顾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降至7%第三次平台,各种行业逆势飞扬的,也有困难。经济危机和现实选择,谴责2013年领导提名。从这个时期开始,让我们一起回顾2013年,梳理的影响重要的产业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
“今年我们整体的情况比较稳定。尤其是最近这几个月,销售逐步上升。”西安三角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市场二部的负责人张奇说,“下一步,我们将把重点放在海外市场。”
三角航空今年的发展可以说是陕西今年准备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陕西第一大支柱产业——能源产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以装备制造为主的非能源产业逆势飞扬,依然支持着陕西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速。
“创新转型是陕西装备制造业逆势飞扬的一个主要原因。”陕西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陕鼓、陕重汽、西电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陕西的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以创新转型的主题,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支撑了陕西经济的增长。
在学者看来,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仍停留在以生产制造为主体的模式中,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因此,如何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当前陕西经济以及整个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从一家三线军工企业,成长为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集团,陕汽并不是偶然。积极适应市场,主动转型创新,是陕汽40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宝和秘诀。
早在2009年,陕汽控股董事长方红卫就敏锐地意识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更能体现未来发展的多元化,也更贴近市场与用户的心理需求。2009年7月6日,他主持召开服务型制造战略研讨会,首次系统地、清晰地概括提炼出陕汽的战略大框架,正式将“服务型制造”确立为陕汽的发展战略,陕汽也因此成为行业内首家推行服务型制造的商用车企业。从那时起,一场在陕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深刻、最广泛的变革拉开了序幕。
目前,制造业向服务型转型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制造业必须要经历的一场革命。陕汽的战略转型,就是利用商业模式转变带来的经营内涵和外延的变化,立足为客户创造价值,拓宽新的经营领域,在创造新的市场机遇中获取更大的利润。简要地说,就是指企业将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业向服务增值延伸,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提供者,而是集成服务提供商。
为此,陕汽提出“两个关注”: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关注客户经营全过程,为客户和行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是服务型制造理念的实质内容,也是陕汽在转型发展中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
此外,陕汽还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智能服务中心,并确立了以深层次客户需求为基准的、中国首个产品及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增值生态链,开启了打造中国重卡后市场服务体系的新商业模式。
在服务型制造战略统领下,陕汽的转型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企业的肌体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实现了由单一重卡制造商向全产业链集约发展的转变,员工由1万人发展到3万余人,汽车产销由2万辆增长到12万辆,工业总产值由39亿元增长到398亿元,利税总额由2.7亿元增加到14亿元,资产总额由38亿元发展到291亿元。“陕汽”牌载货汽车、“汉德”牌车桥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贴心服务”成为重卡行业首个服务类驰名商标,企业发展全面跨上新台阶。
陕西的装备制造业在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能够逆势飞扬,不仅仅是陕汽一家,记者了解到,在几个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陕西的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可以说是万舸争流。陕鼓集团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近日,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历程的第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在中央电视台2套热播,陕鼓集团转型升级的历程和成效被载入第四集《智慧转型》,成为陕西省唯一一家被收录其中的企业。陕鼓独特的发展模式对装备制造业所起的典型示范作用也备受肯定。用创新的力量实现转型,这也是陕鼓集团这些年不断应对需求变化,调整结构,从而引领市场的重要举措。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