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社区
新手指南

冷却工艺对低Si含Cr热轧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由软相铁素体和硬相马氏体组成的双相钢由于其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成形性及焊接性等优点得到汽车领域的广泛关注。1994年,国际钢铁协会制定了超轻钢车体计划(ULSAB),在超轻钢车体中,双相钢将占车体总质量的74.3%。而到目前为止,热轧双相钢仍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采取中温卷取法生产热轧双相钢时,钢中常加入Mo元素,导致成本较高;

  采取低温卷取法生产热轧双相钢时,需要较强的轧后冷却能力及低温卷取能力,对设备要求较高;

  一般热轧双相钢中的Si含量较高,大约在1%~1.5%之间,高Si会导致钢板表面质量较差,还会对后续工序带来不利影响;

  热轧双相钢在生产过程中,轧后冷却工艺较复杂,难以精确控制。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推动热轧双相钢的发展。

  以一种低Si含Cr热轧双相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轧试验,对比研究了两种轧后冷却工艺对获得的双相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轧后采用易于控制的连续层流冷却工艺时,钢板的抗拉强度可达600MPa以上,屈服比约为0.56,伸长率高于26%,相变硬化指数n值大于0.22。而当轧后采用三段式冷却工艺时,与前者相比,得到的钢板的强度略低,抗拉强度大于550MPa,但其它性能较优。

(来源:互联网)

于 2013/1/22 16:10:47 最后编辑
选购指南
查找产品 如何询价 订购流程
配送支付
付款方式 银行账户资料 配送方式
客户关怀
服务承诺 退换货原则 投诉及建议
售后服务
售后专线: 022-59607188 其他业务咨询: 400-996-8413
声明细则:价格、规格配备及产品供应状况随时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我们将尽力检查错误,但不负责任何由于疏忽造成的网页上的错误。

Copyright © 2008 - 2011 Bestbay.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禧百地 版权所有 津ICP备2021005658号

更多